陶瓷气体放电管的应用现状

【 特性与应用 】

陶瓷气体放电管,常被称为防雷管,其采用陶瓷密闭封装,内部填充惰性气体。在异常过电压情况下,放电管内的惰性气体将被击穿,从而在两电极间形成低电阻通道,将浪涌电流有效泄放,进而保护后端的电子电路。由于陶瓷气体放电管(GDT)具备强大的浪涌泄放能力、高绝缘阻抗以及低结电容的特性,它在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这种放电管常出现在电子产品的网络接口、电话接口、工业控制总线等信号线路中,同时也会被用于交流或直流电源接口的防护。

【 应用

【 GDT设计缺陷 】

经过对受损产品的电源电路进行深入分析,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的问题:这些产品都采用了GDT直接跨接在电源线路两端的设计。这种设计在零线火线接反的情况下,GDT实际上接在了火线上,从而忽视了放电管的续流问题。当放电管动作后,其维持电压可能低至10-30V,而在上述两个案例中,电源的电压恰好满足这一条件。因此,即使过电压已经消失,放电管仍可能维持短路状态,进而导致设备损坏。

在深入探究这些质量事故的原因时,我们进一步发现了一个关键问题:这些产品的交流电源入口电路也遭受了严重损坏。这一发现进一步印证了GDT设计在零线火线接反时的潜在风险。当GDT误接至火线,且放电管动作后未能及时恢复,就可能导致交流电源入口电路的持续短路,进而引发更严重的设备损坏。

【 续流问题与应对措施 】

为了应对GDT续流问题,我们需要在电路中与GDT串联其他保护器件,例如压敏电阻或瞬态抑制二极管等。这些器件应在过电压条件消失后能够自动关闭。一种典型的解决方案是采用“3+1”结构,即由3颗压敏电阻和1颗陶瓷气体放电管共同组成差模和共模防护,以提供全面的保护。

【 漏电流问题及防护 】

在电路保护中,我们面临两大挑战:一是压敏电阻的漏电流会加速其老化,影响使用寿命;二是共模接地的压敏电阻可能导致机壳带电,存在安全隐患。因此,从寿命和安全双重角度考虑,减小共模漏电流显得尤为重要。而漏电流主要分为直流漏电流和交流漏电流两部分,前者与绝缘电阻相关,后者则主要与寄生电容有关。在“3+1”结构中,MOV1和MOV2共用的GDT具有极高的绝缘阻抗,通过调整GDT特性可以有效降低漏电流。

【 认证测试与设计建议 】

在考虑是否在差模路径上也增加GDT时,我们需要注意到差模漏电流主要影响的是功耗和器件寿命,而非人身安全。此外,串联GDT可能会略微影响防护的响应速度。因此,在决定是否为差模路径添加放电管时,可以根据被保护电路的具体特性来灵活选择。

总结而言,GDT在电源电路中发挥着广泛的作用,能够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。然而,若应用不当,可能会引发意想不到的问题。因此,在设计初期进行全面的考虑和规划,是确保产品可靠性和避免潜在问题的关键。

关于Semiwell
Semiwell 拥有过电压保护器件系列产品的完善产品阵容。公司凭借其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和终端产品的应用背景,为电子、汽车和工业市场上的客户提供服务。如果您有技术问题,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技术支持团队:邮箱:sales06@semiwell.com; 电话:86-21-5484-1002;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,请访问 Semiwell 官方网站:https://semiwell.com